日期:2014-03-31  浏览次数:20520 次

  1998年创刊的《电脑商报》,昨日在其官方网站上用鲜红的字体挂出公告“本网站暂停运营!”据称是由于IDG撤资导致,目前已经处于清算阶段。风风雨雨走过了14年的日子,这14年,正是中国互联网从萌芽到低潮,再到崛起的曲折时光。可以说,是《电脑商报》沿路陪伴着中国互联网一路颠簸走来,但从另外一个层面上看,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,挤压了《电脑商报》的生存空间。不禁惊叹,在互联网,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已经四通八达的今天,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似乎再无障碍可言,网民是否还需要平面电脑媒体?

  媒体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信息的传播上。尤其是在信息沟通不畅顺的年代,经过核实、整理、深加工的信息可以让读者高效、全面的了解相关领域的动态情况,系统的归纳让读者直接受惠的好处就是省时省力。

  但发展到今天,过去的那种以“薄利多销”艰难维持收支平衡的平面媒体,尤其是诸如报纸、杂志这种现实应用,似乎已经被一众广告主收归旗下。国内电商专家中国诺网nuo.cn表示,从成本效益方面进行解读,几乎是低于成本价的销售收入,对维持其运营而言,是杯水车薪。而且面对着从低潮期走过来的互联网应用的疯狂夹击,已经没有多少利益可图。激进者甚至认为,平面媒体的存在,似乎已经是为了过去一代人的一些回忆、纪念的价值而为之。

  一方面是实力甚为强大的门户网站,每天已经吸引数千万的网络流量,信息的滚动更新虽说尚且有数分钟或者个把小时的时延,但对于平面媒体至少以“天”为计量单位的发布周期而言,不足为惧;

  另一方面是这两年发展迅猛的移动互联网应用,已经具备覆盖面广泛、影响层次深入的特征。以手机、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手持移动设备,几乎都拥有链接互联网的功能,与网络信息做到无缝链接,获取相关资讯也就是弹指间的功夫;

  更让平面媒体深感压力的还是近两年以来兴起的微博应用。在这个“人人都是发布员”的时代,只要开通了微博,谁都能拥有自己的一片话语天地,信息的发布量成几何级数的速度递增。可能当中大量的信息都是重复、不具备可读性的,但读者的筛选能力正是通过大量的阅读与思辨锻炼出来的,当然,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。

  另外,不少平面媒体,尤其是IT类型的信息传播媒体已经把触觉同时延伸到线上领域,纷纷推出在线收费阅读服务。目前运行得比较成功的有以iPad平板为代表的App业务,但这种成熟的消费模式仅在国外能平稳落地。在国内市场,平面媒体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也多有听闻,但基本都处于半卖半送的状态,群众的热情与积极性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。

  作为国内首家IT渠道专业媒体,《电脑商报》的业绩却一直未如理想,在同行竞争当中因缺乏亮点而平平无奇。此次IDG撤资,业界普遍解读为是资本对传统IT媒体的信心持续走低的一个明显信号。在内容上与互联网媒体一直面临着高度同质化竞争的困局,随着资本的走远,在这已经从信息缺乏走向信息筛选的年代,不禁要问,我们是否还需要平面电脑媒体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