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4-01-30  浏览次数:20545 次


Chapter 1:

1.         组件技术主要强调的是独立开发和部署程序之间的协定(contract,就是说好怎么做就要怎么做)。COM是M$首次尝试将这些约定规范化。COM出现之前,约定仅仅表现为简单的函数入口,于是COM从以前的世界跨出了一大步,是个重大的进步,它将动态加载代码和类型系统以相当一致的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。

2.         COM是编程模型,也是支持的平台技术,但是它缺乏一个稳固的平台技术,因此,COM技术面临终结。

3.         对于约定描述,M$定义和 支持的COM支持格式不是一个,而是两个:接口定义语言(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,IDL)和类型库(type library,TLB)文件。但是无法确定这两种格式谁是“权威”或“标准”,这是主要问题一。

4.         还有,COM缺乏扩展性。MIT小组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了一种新的编程模型、它基于现在被称为“AOP(面向方面编程)”的编程思想。后来的EJB就是这个演变而来的。遗憾的是,MTS小组没有依赖于任何一个COM约定格式。随着VB的推出,MTS小组的研究成果宣告死亡。

5.         COM组件约定是基于类型描述的。这个约定是物理的(physical),基于二进制的,因此对组件间的调用方式要求非常严格。最后组件的约定最终只是在内存中形成堆栈结构的协议,根本没有描述语义的内容。这样的话,版本控制也是非常大的问题了。精确要求太高能产生高效的代码,但是也就出现了难以接受的不可靠性。

6.         为了处理COM约定及其定义所引发的问题,COM小组和MTS小组决定开发一个新的组件平台,其命名:COM3 à COR(Component Object Runtime) à URT(Universal Runtime) à CLR(Common Language Runtime)。

7.         COM和CLR的唯一共同点:组件间的约定是基于类型的。

8.         CLR中组件之间的约定:使用“元数据(metadata)”。元数据是机器可读的(machine-readable),而且形成规范。而且可以使用“定制属性(Custom Attribute)”可以轻易扩展元数据(其实在《Applied M$ .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》——后称《Applied》——一书中,Richter建议把这个理解为一串被写入的被序列化的二进制数据,需要得到时再反序列化出来)。

9.         CLR约定本身是被描述成为类型的逻辑结构。CLR不会察看内存中的表现形式,事实上内存中的内容直到运行时才被首次加载,然后再计算成员的实际地址/偏移量等。(我的理解是:这种约定是被“读出来”的,不是被“判断出来”的,就好比直接C&P文本而不是拿着“纸板书”再OCR出来,OCR要求文本的精度很高。其实这个理解也蛮牵强的L)。由于这样的“载入延迟”,这样的解析必须到实际部署时才能判断,CLR为了解决这一点,让组件几乎不包含机器码,使用公共中间语言(Common Intermediate Language)来做到这一点(也被称为IL,MSIL)。

10.      由于把本地代码的生成推迟到了实际运行阶段,因此对于IA-32/Pentium架构到IA-64/Itanium架构发展,CLR显得意义非凡(其余诸如可以得到“针对机器(指令集)”的优化等可以再《Applied》一书中得到解释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