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4-05-17  浏览次数:20718 次

启动框架 org.apache.catalina.startup(转)

?org.apache.catalina.startup.Bootstrap
第一步自然从main函数开始,我们可以从中看出bootstrap的初始化过程

main函数
首先是调用init方法 ,然后根据main的参数,比如start、startd、stop、stopd等等,启动或停止服务器
ps:start和startd的区别,感觉像是前者用于重新启动

init方法
设置系统属性:setCatalinaHome和setCatalinaBase,都是利用System.setProperty方法来实现。user.dir属性指向一个目录,catalina.home属性指向user.dir目录下的bootstrap.jar文件,该文件不存在则指向user.dir本身。catalina.base和catalina.home一样

初始化classloader
创建了三个classloader:common,server,shared ,以server为例,创建过程是:

查找server.loader系统变量,其中包含了以”,“分隔的文件路径(可能是URL、JAR、目录),称为repository。对repository做一些处理后(主要是替换其中的其他环境变量名,以得到完整的绝对路径),利用同一个包里面的另一个类ClassLoaderFactory,来真正产生classloader 。最后将生成的classloader作为mbean保存

Thread.currentThread().setContextClassLoader(catalinaLoader) 把生成的catalinaLoader作为当前线程上下文的classloader

利用反射机制,正式载入org.apache.catalina.startup.Catalina类,创建类的实例,并调用该类的setParentClassLoader方法。最后,将该实例赋值给Bootstrap类的catalinaDaemon对象(这个对象类型是Object),完成初始化

回到main函数
假设命令参数为start,则依次调用bootstrap的setAwait、load、start方法,这三个方法原理都一样,都是通过反射,实际调用刚才初始化生成的catalinaDaemon的同名方法

例:start方法中的反射代码

Method method = catalinaDaemon.getClass().getMethod("start", (Class [] )null);
method.invoke(catalinaDaemon, (Object [])null);

Bootstrap类剩下的几个方法:stop、stopServer,都是和start、load一样,通过反射调用catalinaDaemon的同名方法(其实就是org.apache.catalina.startup.Catalina类)

总结:
1.反射的大量使用

无论是classloader,还是具体的某个类,都是通过反射实现初始化和方法调用的。思路是:配置文件->系统属性->解析属性字符串->得到类路径->反射,得到类->方法调用

这样可以使服务器的实现类很容易被替换,降低耦合性,减少将来代码的改动,的确是一种优秀的设计模式思想

启动类的配置文件比较简单,都是简单的“键-值”,所以直接用了StringToken解析字符串。后面的代码牵涉到xml配置文件时,必定会换成xml解析器。但总体思路应该类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