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4-05-20  浏览次数:20893 次

令人兴奋的"协作开发"
版权声明:原创作品,允许转载,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 原始出处 、作者信息和本声明。
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http://jinxfei.blog.51cto.com/831778/169282

引子
有一天我在QQ群里发起了一个话题:
“当你从三个以上不同的途径得知同一件事儿,意味着什么?”
我又自问自答的说:
“说明这件事儿要么已经众所周知,要么很快就要众所周知。”
 
问这样一句话有些莫名其妙?非也,那是因为近期我先后看到了三个词:
Eclipse ECF,IBM Jazz 还有 Google Wave。
其中:
Eclipse ECF,是一个基于Eclipse的分布式应用开发框架,可以用于建造Eclipse插件、工具或者RCP应用,并为这些工具或者应用提供 异步点对点 或者 发布-订阅模式 的消息机制。
Jazz,被IBM定义为下一代协作平台,面向全球化和跨地域团队开发,致力于改变人们协作构建软件的方式——提高软件交付的协作性、效率和透明度。
Google Wave,是一款基于WEB的通信和协作工具,定义为下一代的网络通信平台,虽然尚未公开发布,但其提供的DEMO已经让业界有颇多的猜测和期待。
 
三个来自世界顶级厂商的产品或者概念,背后传递着完全相同的信息:communication,collaboration。
这说明什么?
我个人认为,这意味着实时、远程协作马上就要变得“众所周知”,马上就要成为下一个大热点,它将借力网络通信的大发展,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很多方面带来改变。作为一个从事软件行业的人,我的直觉告诉我,这可能从根本上影响软件开发过程和模式。
 
定义协作
协作:可以解释为协调、合作;协调人力和资源,联合起来,共同完成一件事情。
 
传统的协作(本文将其称为“合作”以示区分),强调计划有序、各司其职,参与者的工作应该尽量内聚,接口应尽量清晰。
而未来的协作,强调的是目标一致、共同参与、默契配合。
 
举个例子就可以很好的说明合作和协作的差异:
假如你是项目经理,用户发给你一个未完成需求列表,要求你答复每项需求的完成时间。
 
在合作模式下,你将需求列表转发给相关员工,要求他们在下班之前回复跟自己相关的条目。收到回复后,你需要审核大家填写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,对有问题的条目需要再跟责任人进行确认。如此经过几次往复,你终于可以将统计完毕的表格反馈给用户,这时可能已经有一周的时间过去了。
 
而在协作模式下,你可以邀请相关员工发起一次协作会话,在简单讲述用户的要求后,请大家共同编辑这份文档(注意,是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机器旁,但大家同时在一份文档上工作),每个人都可以寻找跟自己相关的条目并填写意见。作为项目经理的你,可以实时浏览大家填写的情况,并及时给出意见。两个小时之后,你就会得到一份漂亮的文档反馈给用户。
 
商业机会
我在群里讨论的时候提到:在一件事情还没有众所周知之前,先知先觉者可以从中寻找一些机会。 那么在“协作”还没有变得如火如荼之前,我们是不是可以寻找到一些机会呢?
 
答案是肯定的。
我们可以很容易的预见种种需求,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中与别人更好的配合,减少内耗和重复工作量。小到同事之间共同编写一份文档,共同调试一段代码;再到开发团队远程帮助实施人员解决问题,分布在各地的团队之间合作策划产品和设计;再到公司之间的协作与交流,远程为客户演示解决方案等等,都可以因为协作的深入而受益。
 
具体到软件研发领域,如果有足够强大的协同工具,能够将音频、视频、电子白板等媒体手段集成起来,将共同文档编辑、共同代码编写等手段有机整合,使得面对面的交流不再必须,那么软件研发团队实现SOHO也就不是天方夜谭。
一旦软件研发团队实现SOHO,那么以研发为核心的公司将大大节省办公成本,这对资金紧张的初创企业有莫大的吸引力,而一向注重企业文化,提倡弹性工作制的的跨国公司,对这种创新的工作模式,说不定也会有不少拥趸。
 
何时万事备?哪日东风来?
实际上,2005年的时候,NetBeans就开始向开发工具中加入协作特性,允许多人共同开发代码,但必须基于一个Collaboration Server。这给实战带来了不少麻烦,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导致NetBeans这一项本来非常有创造性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广泛流传。
 
Eclipse在这一点上做的比较巧妙,ECF只是一个框架,第三方可以开发各种插件来兼容目前的各种IM协议,从而使得协同变得更加容易。一年前,国外的牛人Mustafa K. Isik展示了一段基于ECF的远程协作视频(http://www.vimeo.com/1195398?pg=embed&sec=1195398)更是让无数开发人员为之惊叹。
 
眼下,IBM和GOOGLE又纷纷加入这个阵营,大力推动“协作”的概念,Jazz致力于将整个软件交付过程变得更加“协作”,而Wave则雄心勃勃的要将协作推向无处不在。
 
不过还不够,目前产业链还没有形成,参与的厂商还不够多,用户的认知程度还远远不够,网络带宽和硬件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,这一切都制约着“协作”的普及和应用。
 
可预期的未来
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未来充满憧憬。
 
在五年内,如果无线网络带宽得到充分释放,而手机终端的能力得到大副提升,我们不难见到拿着手机,一边陪夫人逛商场,一边协作调试代码或者主持设计评审会议的情形。
 
而再过十年,也许对脑电波的分析技术已经成熟,我们或许可以抛弃键盘鼠标,直接进行“意念编程”或者“意念会议”,从而进入真正的“深层协作”时代。

本文出自 “思考-jinxfei” 博客,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://jinxfei.blog.51cto.com/831778/169282

------解决方案--------------------
在五年内,如果无线网络带宽得到充分释放,而手机终端的能力得到大副提升,我们不难见到拿着手机,一边陪夫人逛商场,一边协作调试代码或者主持设计评审会议的情形

这个,觉得太.......
一心两用是可以,这个也太两用了吧...
------解决方案--------------------
三个来自世界顶级厂商的产品或者概念,背后传递着完全相同的信息:communication,collaboration。 
这说明什么? 
我个人认为,这意味着实时、远程协作马上就要变得“众所周知”,马上就要成为下一个大热点,它将借力网络通信的大发展,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很多方面带来改变。作为一个从事软件行业的人,我的直觉告诉我,这可能从根本上影响软件开发过程和模式。 

恩!很强的职业嗅觉。



大师的话真如“大音希声扫阴翳”,犹如“拨开云雾见青天”,使我等网民看到了希望,看到了未来!晴天霹雳、醍醐灌顶或许不足以形容大师文章的万一;巫山行云、长江流水更难以比拟大师的文才!黄钟大吕,振聋发聩!你烛照天下,明见万里;雨露苍生,泽被万方!透过你深邃的文字,我仿佛看到了你鹰视狼顾、龙行虎步的伟岸英姿;仿佛看到了你手执如椽大笔、写天下文章的智慧神态;仿佛看见了你按剑四顾、指点江山的英武气概!


------解决方案--------------------
令人憧憬,楼主的联想能力让人佩服。

如果真的能够如此改变开发方式,太令人期待了。
------解决方案--------------------
嗯,我已经从多处(绝对超过三处)看到楼主了,那是说明楼主已经很热门?还是说明楼主即将热门?

哈哈~~
------解决方案--------------------